<吃喝玩樂in日本~~好好用漢字42:包丁>
今天介紹的單字「包丁」(ほうちょう)其實和中文默默的有點關係喔~😘
莊子《南華經》中有一則「庖丁解牛」的寓言。主角是一名擅長用菜刀肢解牛的廚師,他的菜刀用了19年、支解了數千頭牛,但菜刀仍然像新的一般鋒利,讓當時的帝王文惠君嘖嘖稱奇。
✨「庖」指的是廚房等烹飪、料理的場所,「丁」指的是男子,所以「庖丁」指的是在廚房工作的男性。合理推測這應該不是該名廚師的名字,就如同「園丁」指的是負責照顧園林裡花草樹木的人,是對從事某個職業者的代稱。
日本許多烹飪技術、刀具用法承襲自中國,「庖丁解牛」這個寓言當時或許也跟著進入了日本社會,而日本料理人希望自己的刀具可以如同這則寓言中的一樣神乎其技,所以將「庖丁」代指為「菜刀」。✨🔪
到這裡「庖丁」一詞有了第一層意義上的轉變(料理人-->菜刀)。
但「庖丁」最後為什麼變成「包丁」呢?🤔
根據許多歷史紀錄合理推測,古代社會識字者不多,更不用說庶民幾乎沒有機會識字,因此人們慢慢將「庖丁」一詞誤寫為字形比較簡單的「包丁」,最後積非成是,但也慢慢被社會大眾所接受並且通用,因此變成了「包丁」。
到這裡,「庖丁」一詞在字形上又有了一次轉變,而變成今日日本漢字常見的「包丁」了!😍
#庖丁還是有人用 #但是用包丁的人更多❤️
#特級廚師小噹家鹿桑和專業跑龍套肆郎小雞
#鄉民梗滿滿的中華一番滿漢傳奇😂😂
鹿桑有IG了唷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shikasan_123/